戚大夫:您好!
有一個問題向您請教,我現年50歲,血脂、血壓有一些偏高。聽說長期吃素能起到防治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的作用,於是我就奉行素食主義了。日常飲食中杜絕葷食,連牛奶、雞蛋都不碰。堅持了近2年,雖然血脂有一些下降,但出現了精神不振,體力不支,稍走一段路就上氣不接下氣,到了冬季特別怕冷,晚上蓋兩條被子加一條毛毯也無濟於事。更糟糕的是一年多來,性功能每況愈下,從吃素前每月7、8次,到現在勉強才1次,而且陰莖勃起功能也大不如以前。請問我的情況是否由於吃素引起,該如何處理呢?
重慶 張某某
近些年,隨著營養過剩導致的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肥胖症等“富貴病”發病率的增高,以及為了健康和美體而興起的減肥瘦身熱潮的影響,吃素逐漸成為一種時尚。
吃素能健康長壽的說法在民間還頗有市場,甚至有人指出:某某高僧長壽,活了100多歲,因此吃素有好處。其實,這只是個例。就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,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吃素與長壽有必然聯繫。
長期素食 營養失衡
維持人體健康的六大營養素為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維生素,礦物質、纖維素,每類對身體都很重要,缺一不可。綜合起來這些營養素有三種主要功能:1.供給人體所需熱能。2.供給人體組織生長發育或修補所需。 3.幫助人體調整功能。
在吃素幾乎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,不少專家提出,吃素會影響健康。據一份對僧侶壽命的調查發現,僧侶由於長期吃素,身體抵抗力低,患貧血者較多,壽命反而低於普通人。有些人為了符合現代健美“標準”而過分節食或偏食,對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。科學家們發現,長期不沾葷腥會使人體所需的一些營養成分得不到及時的補充,使人體內的某些器官受到損害。
久而久之 影響性欲
長期素食在影響全身健康的同時,還會影響人們的性功能,美國營養學家安娜·瑪莉·哥本指出:食素影響性欲。她的一項調查顯示,吃素者的性欲淡漠、早洩,甚至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相當高。
科學研究發現:動物脂肪能使身體的性激素分泌增加,而素食中不含任何肉類,會使人性欲減退。而且,素食者的飲食內容多為性抑制食品。例如以糖、乳製品或雞蛋代替動物脂肪,而精製糖和加工過的乳製品喪失了很多營養物質,會導致性功能或生殖功能失調。如果要進行一種沒有性愛的生活方式,可以轉向吃素食。
大家知道,睾丸酮是刺激性欲、保持性欲的重要物質。研究發現,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的人,有睾丸激素水準降低的危險,會導致性功能減退,同時還會減少紅血細胞、損傷骨骼。不吃肉的人危險性特別高,因為動物性食物是高生物價值蛋白質的最好來源。
不少微量元素與人類的生殖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,尤其是鋅等。鋅是很多酶的組成成分,人體內有100多種酶含有鋅。它對於男性生殖系統正常結構和功能的維護有著重要作用。缺鋅會使精子數量減少,並影響性欲,使性功能減退,導致性遲熟和男性不育症。原發性鋅缺乏的原因有幾種,首先,膳食中鋅含量太低,如穀類與蔬菜中含鋅量低,而海產品中含量高,含鋅量最高的食物首推牡蠣肉,其他如牛肉、牛奶、雞肉、雞肝、蛋黃、貝類等。其次,不同食物中鋅的生物利用率差別很大,肉類和海產品中鋅的生物利用率遠高於蔬菜。另外,膳食中的一些成分,如植酸、草酸、纖維素以及二價鐵、鈣、銅和鎘等,都是鋅吸收的抑制劑,能干擾鋅的吸收,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植酸。
素食習慣對男性和女性的性功能都有影響,但對男性的影響比女性嚴重。其原因在於男性性激素會因為長期素食而減少。
臨床上發現,長期吃素不僅影響人的性功能,還會影響生育。天津有一對夫婦,結婚5年卻遲遲未能生育。他們先後到醫院檢查身體,均未發現有異常。細心的醫生在問診中得知,他們崇尚素食,竟然在五年間一點肉類葷腥都未碰,每餐只吃糧食蔬菜。醫生於是告知:長期素食會影響女性體內性激素分泌,從而導致生育功能低下,同時也會引起男子性功能減退、睾丸生精功能降低而致不育。這對夫婦遂遵照醫囑,改變了只吃素食的飲食習慣,果然,不久就有了身孕。
老人素食 更應慎重
有些老年人擯棄葷食,轉而吃素,這實際上是不明智的。
由於人體衰老、頭髮變白、牙齒鬆動、骨質疏鬆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都與錳元素的攝入不足有關。缺錳不但影響骨骼發育,而且會引起周身骨痛、乏力、駝背、骨折等疾病。缺錳還會出現思維遲鈍、感覺不靈。因為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錳元素人體很難吸收,而肉類食物中雖然含錳元素較少,但容易被人體利用,所以吃肉是攝取錳元素的重要途徑。因此,老年人不宜單純吃素。
有些中老年人為降低血脂而長期吃素,這樣做也不妥。發生高脂血症的原因很複雜,不少是由於血脂代謝紊亂所致,不能只用油、肉吃得太多來解釋。同時,長期忌食葷腥是一種偏食,會使蛋白質、脂類、脂溶性維生素、某些微量元素攝入不足,導致營養不良,免疫力下降,甚至可能誘發癌症。
研究人員發現,老年人低蛋白質飲食導致了性激素粘合劑血球素的增加,從而降低了睾丸激素的有效性。
均衡膳食 有益健康
現代營養學也不主張人們長期吃素,而是一再強調營養要均衡,營養素攝入比例要合理。營養進補時,也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,既不能營養不良,也不要營養過剩。不能因為某一種營養素重要就一補再補,造成不良後果。舉例來說,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物質,恩格斯曾經形容它:“生命是蛋白質的存在方式”,但就是這生命的第一營養素吧,如果攝入過量也會使人體代謝出現障礙而導致中毒,嚴重的還會死亡。蛋白質如此,遑論其他營養素。過猶不及,信也!
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《維多利亞宣言》,其中把合理營養、均衡膳食放在了健康的首位。提醒大家要科學合理地攝入營養。(家庭用藥)
戚廣崇 上海市北站醫院男科門診部主任、主任醫師
http://www.shjtyy.com/magazine/2004/200408/200408_1317.html | ||
http://www.shjtyy.com/magazine/